嗨,小萌新們,你們好呀!
經過上期翁老師的悉心講解,相信你們對自己的專業學習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展望。面對大學不同于高中以往的課程學習,你是否也想早點了解課程學習的相關内容呢?本期我們推出“學長學姐說,課程知多少”專欄,邀請學長學姐分享課程學習經驗。瞧!“身經百戰”的學長學姐們帶着他們的“學習秘籍”來支招啦!
下面就讓我們來“參悟”這份“學習秘訣”吧:
中醫和西醫不同,它是一門比較抽象的醫學課程,它依靠中醫的基礎理論知識來對疾病進行辨證論治。所以,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中醫醫師,熟練掌握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是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這也是為什麼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是我們邁入大學課堂學習的第一門課的原因。
學習中醫基礎理論這門課程,我們有了一些心得與體會。首先,我們必須要有堅定的意志,切不可望而生畏。其次,我們要學會轉變思維定勢,不可一味的用中學時期的數理推論、直觀形象學習,我們要建立起中醫獨特的理論框架,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迅速将“數理化腦袋”換為“中醫腦袋”。最後,學習這門課程不僅需要發散思維,還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這樣才能更加透徹的去理解一些醫學名篇。
總而言之,中醫基礎理論是學習中醫知識的開端,也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的灌輸,需要我們用心掌握。
———中醫學196班 王珏
這門課将引導我們形成整個專業的基本思維框架,通過對導論的學習,我們可以對之後的專業到底要學習什麼,為什麼要學習這門專業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這門課中老師的講授非常精彩,雖然整體課時不長,但聽下來的話還是能學到很多知識的。
其實作為一門入門級的課程導學,中西醫臨床導論的課程難度并不高,隻要大家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多拓展相關的知識内容,按要求完成最後的結課作業,期末獲得通過并不是一件難事。不過想要取得優秀的成績,就必須對我們的專業有着更為深刻的認識。大家可以從知網上查閱論文,也可以親自和老師交流,相信都夠能獲得更多獨特的見解。
醫學是一條漫長的求知之路,希望中西醫臨床導論課程能成為大家前進路上的第一盞小明燈,讓同學們不帶迷惘地走在探索生命健康的道路之上。
———中西臨191班 楊經緯
一切的醫學理論知識都是在解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如果不解剖,心肝脾肺腎的一切都會令人難以琢磨。《黃帝内經》和《難經》是我國最早包含解剖學知識的中醫經典,内髒的形态,位置,重量,大小,長短,功能等都在《難經》中有明确的記載。古人為了明确“肝開竅于眼”的理論,還曾直接解剖患有眼疾之人的屍體來查看其肝髒的具體變化情況。
但是與人解的重要性相伴的是它的學習難度。至少對于我來說,它是大一第一學期最具有挑戰性的科目。當然,隻要我們掌握了正确的學習方法,駕馭它将不在話下。在我看來,解剖學的難點就在于記憶,它的知識要點雜且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因此,想要牢牢地記住這些知識點,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這需要我們将知識與圖片、模型甚至是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相結合。我的建議是下載一些學習解剖學的軟件(如3Dbody)或購買彩色圖解書來與書中知識點對照着學習,進行高效且深刻的記憶。
———中西臨192班 黃凱鵬
以上學長學姐的經驗分享,對你是否有所啟發呢?天下學習唯認真二字矣。既要端正态度,也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9月的初遇,帶着你們對醫學知識的向往,在大學這所知識寶庫裡闖蕩一番吧。期待你們未來在南中醫的學習之行都能夠得償所願,成長為你心中理想的模樣!
本期的分享到此就結束啦!更多的學習分享敬請期待一下哦!見字如面,下一期,學生組織也将精彩亮相,我們也要如約相伴哦。
靜候與你們的相見(手動比心)